2)第631、632节 崔后一日破大案…唐王新政再加鞭(近万字)_葬元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成功?只能说是半拉子?抓人肯定不行,找人应该没问题,看看这次能不能立功。

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,这就是有预谋的作案。

  警士们的侦查结果汇报?那人是个带北地口音的中年汉子,长相也像是北地人?有点胖,身材比较高大。邻居记得,那人借宿时挑着一个担子。

  此人来临安不会超过七天。

  问题是,他还在不在临安城?

  临安是江南第一大城,每天进出的人很多。临安城也很大,建筑极多,人口如今也增加到五十多万。

  总之,找一个人不容易。

  此人要是带足了干粮和水,躲在一个犄角旮旯,十天不出来都成。

  “此人曾经挑了一个担子。那不用说,必是发病的旱獭无疑。”崔秀宁换了一套警士的黑色长袍,显得很是干练。

  “现场发现了一只麻袋,一只病死的旱獭。那么,还有其他旱獭呢?”崔警官循循善诱。

  “还有,旱獭发病到死亡,中间最多七八天。眼下长江封锁,这七八天功夫,他是如何将旱獭从北方带到临安的?”

  崔秀宁知道,旱獭属于高海拔寒带物种。就连河北都少见,别说南方了。

  一大群警士看着老师,都是皱眉思索。

  老师曾说,鼠疫发病到暴毙很快。这么短短几天,那人不可能在长江被封锁的情况下将旱獭带入临安。

  晚上偷渡都难。因为自从大战结束,长江南岸就沿线驻扎了很多江防兵马。此人就算晚上乘坐羊皮筏偷渡过来,也很难逃过江防巡逻兵的眼睛,风险太大了。

  所以旱獭这东西,肯定是北地带来的。

  问题是怎么带过来的。

  难道,是此人知道哪只旱獭会发病?

  倘若知道什么样的旱獭会发病,那么就可以算准时日,在旱獭还没发病时南下,赶到临安时,刚好旱獭发病。

  这也太玄了吧?

  就像一个医生,能预先知道某人会生病?

  崔秀宁见到学生们猜不出,也不奇怪,教授道:“很多旱獭,本身就带有病菌,只是不轻易发病而已。嗯,这个叫免疫力,你们可以看做是人体之盾。每人身上都有病菌,但平时不容易得病。就是因为此盾存在。”

  “人一旦去了水土不服的地方,或者受了风寒,免疫力就会下降,盾破了,病菌就会趁虚而入。”

  “人是如此,旱獭也一样。旱獭在北地时,一定是活蹦乱跳的。可要被人带到潮湿闷热的江南,那多半会发病。一发病,鼠疫的传染性暴增数倍,就很容易害人了。”

  众警士顿时恍然大悟。要是照老师这个说法,那可能真是如此了。

  既然旱獭本来没有发病,那人当然有足够的功夫,在旱獭死亡之前,将旱獭带入临安。

  只有这个一个解释说的通了。

  那么,第一,那人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hxs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